选择网站语言 / Language
芒砀山旅游区

解密芒砀SECRET ARCHIVES

解密芒砀

首页 > 解密芒砀 > 汉兴文化

风气云扬之地 芒砀山的汉朝遗风

  河南永城芒砀山既无泰山之雄奇,也无黄山之奇丽,只不过是突兀拔起在黄淮大平原上的一片石山丘陵。但就是这样一片看似普通的山地,却因在秦汉之际发生过一系列的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,从古至今天下闻名。前不久,借参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之机,记者登芒砀群山,与历史学者一起享受到酣畅淋漓的汉文化之旅。

  芒砀山见证大汉雄风

  霏霏细雨中,我们来到了芒砀山下的陈胜墓前。只见坟顶高拱、青草萋萋,似乎有说不尽的悲壮和苍凉。史载: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年)七月,陈胜和吴广带领戍卒到渔阳(今北京)戍边,行至大泽乡(今安徽宿州东南)遇雨误期,按暴秦法令,误期当斩。于是,陈胜和吴广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”,举行起义,奋臂一呼“天下云集响应”。义军所至,群众“赢粮而景从”,攻城略地,势如破竹,建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,号曰“张楚”,陈胜为王。后来,秦兵反扑时,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,其手下将军吕臣“杀庄贾,复以陈为楚,葬陈王于砀。谥曰:隐王”。陵园里有一副充满激情的对联,概括出陈胜起义的壮举:“倡义反秦六个月,张楚纵横,烈焚初偿鸿鹄志;成仁启汉两千年,香火断续,悠悠长吊隐王灵。”而另一副则更发人警醒:“水可覆舟大泽洪荒掀巨浪,民能创史陈王浩气卷狂飙。”

  距陈胜墓南面不远,便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斩蛇起义纪念地,立着一座上书“汉高祖断蛇处”8个大字的纪念碑。《史记》中记述:刘邦当泗水亭长时,送犯人去骊山做苦力。途中,有犯人逃跑,刘邦想骊山路途遥远,即使到了,犯人也跑光了,于是释放犯人并说:“公等皆去,吾亦从此逝矣!”有十几个犯人当即表示愿跟随他。刘邦在一日酒后,“夜径泽中,令一人行前。行前者还报曰:前有大蛇当径,愿还。刘邦醉曰:壮士行,何畏!乃前,拔剑击斩蛇。蛇遂分为两,径开”。后来有一老太太守着蛇哭道:“吾子,白帝子也,化为蛇,当道,今为赤帝子斩之,故哭。”刘邦随即自以为赤帝子,“隐于芒砀山泽之间”。吕后却常能找到他,刘邦怪问之。吕后说:你所在的地方有紫色云气,所以常能找到。刘邦大喜,“沛中子弟或闻之,多欲附者矣”。

  仰望今日芒砀,石山土岭如何隐人?同行的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介绍说:“有专家研究证实:先秦西汉时期,黄淮海平原上,见于记载的湖沼有40多处,可以说是星罗棋布。芒砀山自然生态与后世大异,当时植被丰厚,为刘邦最初力量的聚集和潜伏提供了条件。”

  行走在芒砀山道上,仿佛与两千年前的司马迁同行,这里的史事和传说都来自于那部“究天人之际、通古今之变”的伟大著作《史记》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,写陈胜皆史事,语言朴实豪迈;撰刘邦借神话,尽述智谋韬略。千百年来,陈胜起义时,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的英雄呐喊声不绝于耳、鼓舞人心。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并使汉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高峰的伟绩亦流传千古。司马迁其志其功,有芒砀山可见证矣!

  发现“敦煌前的敦煌”

  在芒砀山中,有一个庞大的古墓群。从山南门登上365级台阶,上行里许,便来到了刘邦的孙子、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的墓前。这些“斩山为廊、穿石为藏”的墓宫,作为死后升天仍享人间欢乐的场所,规模空前。自刘武之后,共8代9王和后、妃均葬于此,形成了地下宫殿群,被称为“天下石室第一陵”。声势浩大的墓葬,自然引来盗墓贼的觊觎。宋代人陈纲在《芒砀山石壁留题》中叹道:“山名芒砀势穹崇,汉祖严祠翠霭中。紫气有时腾碧落,素灵何处泣秋风。狐鸣陈胜孤坟坏,金尽梁王石室空。到底乾坤归有道,谩夸扛鼎力英雄。”曹操便是这里最早的盗墓贼。《曹操别传》称:东汉末年,三国征战,曹操奇缺兵饷,于是“引兵入砀,发梁孝王冢,破棺收金宝数万斤”。袁绍在讨曹檄文中指责曹操:盗梁王墓是其主要罪状!

  在踏访梁孝王和李后陵的地宫时,对帝王们生前富贵、死后奢华,我并不感兴趣。专制统治的刘汉家天下,集万千财富于一身,本不足为奇!我却震撼和惊讶于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与无比的创造力。在尚未发明火药的两千年前,工匠们如何仅凭双手,在石山上一凿一斧地开掘出如此规模宏大、光辉灿烂的地下宫殿?这里有中国最原始的坐便器、壁橱、冰窖,整座地宫按照“前堂后寝”的格局凿制而成,排水道沿着室内墙根和回廊一侧而建,能将山上渗水导入岩石缝中,特别是主室内的厕所和浴室相临,其布局更让人惊叹!著名考古专家刘庆柱说:“汉代流行‘事死如生’的丧葬制度,对梁王陵的研究,能从考古学角度向人们揭示出一幅鲜活的汉代梁国的历史画卷”。

  芒砀山已发现大小汉墓22座,出土了金缕玉衣等珍贵文物,其中一幅名为《四神图》的彩色大型壁画,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幅西汉早期墓中壁画,早于敦煌壁画630多年,被专家赞誉为“敦煌前的敦煌”。但是如此浩繁的工程,凝聚着的却是匠人们的斑斑血泪。李白有诗曰:“万人凿盘石,无由达江浒。君看石芒砀,掩泪悲千古。”

  汉兴之地传承中华文化

  “基于永城在汉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,将其确定为汉兴之地当无争议”,这是2007年5月中国汉文化专家芒砀研讨会做出的结论。在这次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上,一位金发碧眼的姑娘格外引人注目,她就是哈佛大学的米艾玲博士。她对记者说:“我喜欢历史,大学时读罗马史,喜欢罗马人的智慧。在看考古资料时,发现中国有那么多的文物,知道中国有很长的历史,后来就去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。两年前,我看了梁王陵,觉得很震惊、很伟大。”除了米艾玲外,还有来自日本、韩国的历史学者赶来参会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卜宪群说:“本次年会在汉兴之地永城召开,繁荣和活跃了秦汉史的研究。是一次‘经济搭台、文化唱戏’的成功尝试。这既促进了地方的文化建设,又为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尤其是对秦汉史的研究有利于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。”

  汉字、汉语、汉族……这些世人皆知的称谓无不源于汉代;汉代礼仪更是恢弘大气。行走在芒砀山中,我们观成童礼,赏汉婚礼,看汉长袖折腰舞……在这浓郁的汉文化氛围中,我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那些千古名篇:贾谊的《过秦论》、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、还有《盐铁论》、《封建论》……芒砀山,带给我的不仅是汉代历史的深刻感受,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酣畅洗礼。在山下的“汉兴园”,我看到这样几句话:“兼蕸苍苍,白露为霜。广袖飘飘,今在何方?几经沧桑,几度彷徨。衣裾渺渺,终成绝响。我愿走进汉唐,再奏角徵工商。着我汉家衣裳,兴我礼仪之邦!”

  历史功过俱往矣,传承文化耀中华!(田晓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