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丨芒砀山敬老礼温暖人心,传承文明
2020-10-25 芒砀山旅游区 浏览 2894 次

推崇敬老文化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魂,它被传承了千年,不仅仅提醒我们从哪里来,不能忘本,这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,更是中华儿女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基因。芒砀山作为汉兴之地,更加深知弘扬民族文化这一历史责任的重要。转眼,芒砀山旅游区“重阳敬老礼”活动也在今年进入第十个年头。
10月25日上午,60位老人踏着悠扬的汉乐声缓步走入汉博苑广场。身着汉服的敬老礼主持宣布活动开始,一场既遵循古代礼仪又蕴含时代新意的“重阳敬老礼”仪式缓缓拉开序幕。通过“敬老礼”这一庄严的仪式,将中华文化重视感恩与礼敬集中体现,也让我们每一代人铭记和传承孝老爱亲的优秀品格。


敬老礼仪式上,礼仪师引导幼者向长者行拜礼、进馔、祭天地祖,以歌其一生劳苦功高。晚辈通过为老人送寿糕、敬寿酒,孙辈通过献寿桃等形式,向长辈表达尊敬与感恩之情。活动过程中,还演绎了经典傩舞——《傩公傩婆》,为大家展现了一对耄耄老人晚年喜得贵子,高兴得不亦乐乎的喜悦心情。一连串的欢愉动作,风趣幽默。脸谱造成更是入骨三分地勾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,观后使人回味无穷。整场活动流程有序进行,最后在“祝寿歌”乐曲中,圆满完成了敬老礼全过程。活动后,参加“敬老礼”的老人纷纷表示,希望景区能够多办一些这样的活动,让更多年轻人学会尊敬和感恩父母,继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“重阳”之名称由来,得名于古籍《易经》中的‘阳爻为九’。在《易经》中,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又为“极数”,指天之高为“九重”。“九”为老阳,是阳极数,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,九九归一,一元肇始,万象更新。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。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。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,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,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。汉代作品《西京杂记》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。《西京杂记》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。”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。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(后为道士)追求长生,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。另有说,在战国时代,重阳在一些地方已受到人们重视,但只是在王宫中进行的活动。
人共菊花酒醉重阳